分享到: | 更多 |
“这就是我们为村民挖的鱼塘,一共有23个。”顺着项目书记于喜田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块面积约十几亩的鱼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一群水鸟正在欢快地觅食。修建滁淮高速公路的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滁淮项目部为村民挖鱼塘300多亩,平整土地260亩,使旱地变良田,既解决了路基缺填料问题,又达到了扶贫的目的。
由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滁淮高速公路DCL-3标段,位于安徽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境内,管段途经北集、九梓、杨桥三个村,这里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该项目自2015年5月上场后,项目部每年都与几个村委会联系,慰问20多名贫困党员和群众,建立了良好的路地关系,促进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广袤的华东平原一望无际。滁淮高速定长段DCL-3标有220万方路基填方,但方园50公里无处取土填筑路基,而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不得在基本农田取土。如果到距离50公里以外的地方拉土,运距远运费高。为难之际,他们发现当地有不少鱼塘,但深度却只有1米且蓄水少,一到春耕时节,鱼塘的水就被抽干,不少稻田缺水无法插秧。何不将鱼塘挖深取土呢?这样又不占用土地,还可以多蓄水灌溉和养鱼。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立即得到村委会和村民的同意。项目部将三个村的23个约300亩鱼塘挖深4米以上,共取土110万方,随后又对一座60亩的水库下挖8米,取土30万方,再将260亩坡地、旱地平整变为水田,取土80万方,满足了路基填筑所需方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取土时,他们将表层60公分的肥沃土壤保留,待完成取土后再回填,使平整后的耕地稳产高产。
吴圩镇副镇长孙向明告诉记者:“几百亩鱼塘蓄水量是往年的10倍,改善了生态环境,引来了不少野生鸟类,今年鱼塘可增加收入约50万元,增收粮食15万斤。”
安徽省交控集团董事长乔传福对滁淮高速DCL-3标项目部创新解决路基填料,避免占用基本农田,造福一方百姓的做法给予表扬,要求业主项目办总结经验,以便在其他项目推广。
从2015年至2017年,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在安徽铜南宣、滁淮高速公路施工中,以优良的业绩连续三年被安徽省交通厅授予“AA”级信誉评价。一花引来百花香,今年初,该公司以良好的信誉再次中标7.6亿元的芜(湖)黄(山)高速公路第9标,实现了滚动发展。(尹登明 朱小龙)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