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二、三,走起。”随着一声令下,隧道内一架高5米、宽10米多的台车在传送带的启动下在钢轨上匀速前行,紧接着隧道左右两侧各12米的表面光滑成形的水沟电缆槽缓缓的展现了出来。这是中铁十六局一公司扎倒项目工地现场正在向前来观摩的技术人员演示他们自主研发的水沟电缆槽台车施工过程。
扎倒(扎麻隆至倒淌河)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是青海省第一条按八车道标准设计的高速公路,中铁十六局承建的ZD-SG1标新建隧道6座,设计电缆槽及水沟双侧共计长度为7418米。“如果按传统的水沟电缆槽施工方法,要采用拼装模板进行分次施工,其拆除、转运、安装的工序繁杂,且需额外模板支架进行加固。”该项目总工王延雨向观摩团讲解到。
为进一步提高水沟电缆槽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沟槽内实外美,线形平直,该项目科技攻关小组多方研究和尝试,自主研制设计出了水沟电缆槽台车。该套装置由全液压模架、两侧的大块整体钢模和运行钢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整体钢模依据沟槽设计尺寸进行定制,模架与两侧模板之间通过丝杆采用悬挂方式进行连接,用于微调和加固模板,模架上安装有平移调中油缸对模板进行定位,将模板准确定位在经测量放样确定的水沟电缆槽位置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台车通过电动减速机带动在钢轨上自动行走,从而实现整体式模板的拼装使用和循环利用。
“以往采用传统钢模施工,每完成12米 水沟电缆槽,从拆装模板到浇筑混凝土完成,需要8个工人14小时完成,而采用水沟电缆槽台车施工只需3个普工7小时内完成。”项目经理王军介绍到。
经施工验证,新工艺在该项目的运用实现了水沟及电缆槽双侧同时施工,不仅能节省工费达81.25%,而且整模的使用,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易变形胀模,易于控制水沟电缆槽整体线形,该工艺还被评为扎倒公路项目全线先进工艺工法,并在全线进行推广运用。(胡珊珞 崔永建)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